基础医学

动静脉联合溶栓与机械取栓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预后

作者:杨俊岭 整理 来源:医学论坛网 日期:2015-07-05
导读

           近期,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观察动静脉联合溶栓与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研究指出,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优于动静脉联合溶栓,对神经功能改善时间较早,且其远期临床预后较好。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01期《疑难病杂志》上。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诊断为急性脑梗死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溶栓方法不同分为动静脉联

  近期,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观察动静脉联合溶栓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预后。研究指出,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优于动静脉联合溶栓,对神经功能改善时间较早,且其远期临床预后较好。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01期《疑难病杂志》上。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诊断为急性脑梗死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溶栓方法不同分为动静脉联合溶栓组(对照组)35例,机械取栓组(观察组)35例。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临床有效性、近期疗效与远期预后观察。

  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97.14%vs.80.0%,x~2=5.081,P<0.05)。观察组治疗后3 d及14 d 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5.667,5.850,P<0.05)。对照组治疗后3 d与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3,P>0.05),治疗后14 d 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8.326,P<0.05);2组治疗后3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7,P<0.05),治疗后观察组TIMI血流≥2级明显多于对照组,血管急性再闭塞率明显少于对照组(x~2=17.481、10.403,P<0.01)。治疗后2组病变残余狭窄率、24 h内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3个月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188、0.159、0.348,P>0.05)。

   相关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ynbzz.aspx

  

   yle='�!-i 0�U�;mso-bidi-font-size:7.0pt; mso-ascii-font-family:Verdana;mso-hansi-font-family:Verdana;color:#323232'>相关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ynbzz.aspx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医学论坛网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