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门诊大厅举办了一场特殊义诊,该院8个临床科室医务专家,以及静安区残联和聋协志愿者、社区助聋志愿者、手语翻译志愿者共同为听障人士提供医疗服务。
本报讯(通讯员喻文龙 驻地记者 孙国根) 给一位听障人士做肺功能测试,需3个人帮忙才能完成:医生、护士和手语翻译志愿者;现场“组合”动作很多,像“跳舞”一样。你见过吗?这一特殊的场景就发生12月6日的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门诊大厅举办的一次特殊的义诊上。
静安区市北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陈海华(中)、护士长岳柳(右)和手语翻译志愿者(左)在义诊现场正在帮助听障人士测试肺功能。喻文龙 摄
据悉,这场特殊的义诊活动由该院8个临床科室医务专家,以及静安区残联和聋协志愿者、社区助聋志愿者、手语翻译志愿者共同参与下完成。他们早早来到现场,为从四面八方闻讯赶来的54位听障人士提供了专业、优质的专场医疗咨询和健康服务。
据了解,早在活动启动前的一个月,该院社工部就通过对手语翻译、助聋门诊就诊患者及陪诊志愿者的排摸征询,挑选了颇受聋人患者欢迎的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中医内科、肛肠外科、疼痛科和营养科等8个临床科室,相邀共同开展此次义诊。
鉴于听障人士对于呼吸道疾病及冬季常见病的关注,现场除了义诊咨询,还设置了测血压、测血糖、肺功能测定等免费检测项目。义诊中发现血压异常升高3位、血糖异常升高1位、需进一步门诊就诊3位和需入院治疗1位,均做了妥善安排。同时,义诊中还发现男性吸烟患者较多,通过手语翻译沟通后,大部分听障人士了解吸烟是“慢阻肺”高危因素,表示尝试戒烟,同时发放宣传资料(戒烟、慢阻肺、哮喘相关资料);开展肺功能检测25例,发现慢阻肺3人,小气道功能异常12人,通过介绍,很多听障人士第一次听到了“慢阻肺”这一疾病。听障人士纷纷翘起大拇指向医生和志愿者表示由衷的感谢。
义诊的当日,2023年上海市静安区卫生健康系统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挂牌仪式同时在该院举行,该院被授予“静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称号。静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朱凤、区卫生健康工作党委副书记凌云、区卫生健康系统各党组织书记参加授牌仪式。
该院党总支书记张鶄介绍:“我们给听障人士‘特别的爱’从来没有停歇过。”医院在大走访大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由于听障人士口不能言,耳不能听,到医院后,觉得排队时间太长,与医生沟通有困难,特别是老年聋人群体就医多有不便。所以听障人士去就医需求长期被压抑,如果这种被压抑长期得不到满足,将会出现小病不治酿成大病的情况。
据记者了解,为解决听障人士“揪心事”,2018年7月,该院在党建引领下,开出助聋手语门诊,这也是静安区首个开设聋人就医手语服务的医疗机构。手语门诊不仅安排了专业手语翻译辅助患者就诊,还专门配备了4名经过手语培训的助医志愿者和医务志愿者,全程陪同患者从排队挂号到辅助检查、取报告、付费、拿药等环节。医院还通过手机APP在线预约、设立聋人病人等候专区、制作手语门诊的标识、易拉宝等等,为听障人士开通了绿色就医通道,使他们的就诊环境和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3年疫情期间,市北医院助聋门诊一直没有中断助聋门诊的服务,不间断地给特殊的困难人群送去“特别的关爱”,始终为听障人士保留一条绿色安全的就医通道。
据了解,该院不仅给听障人士提供医疗服务,还给他们送去心灵抚慰。在线下关爱听障人士的同时,还在云端健康直播现场给听障人士提供同步手语翻译。从2020年7月开始,该院每次开展 “健康大讲堂”线上直播都会邀请手语翻译志愿者做同步翻译,让听障人士也能和健全人一样同步获取正确的健康科普知识。为及时获取到听障人士的就医需求,医务志愿者主动加入社工部建立的“市北医院助聋门诊服务群”,对听障人士在群里提及的健康或医疗问题及时做出回应和解答,介绍医院的新技术、新项目,发布健康科普知识、社区义诊公告等,这一举措让听障人士感受到市北医院的温度。
在助聋门诊取得一系列成效后, 2022年2月该院在每周二下午增设了助盲门诊,为视障患者提供必要、快捷的就诊通道和志愿者陪诊服务。
该院助聋手语门诊曾获得静安区十佳好人好事提名奖。前不久,该院“助聋关爱门诊--手语,特殊语言推广”荣获上海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优秀典型集体称号。
copyright©医学论坛网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