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外科

急诊手术后转入ICU的急性小肠穿孔患者死亡危险因素预测分析

作者:佚名 来源:MedSci梅斯 日期:2022-07-18
导读

         胃肠道 (GI) 穿孔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症,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初,患者常出现突然腹痛,严重患者可出现继发于腹膜炎的感染性休克症状,如意识障碍、体温异常、低血压和心动过速。与整个胃肠道其他部位的穿孔相比,小肠穿孔并不常见,并且通常表现出不典型的临床表现。然而,小肠穿孔更容易发生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感染。机械性梗阻和免疫介导疾病(克罗恩病)是西方国家的小肠穿孔的主要原因,而继发于伤寒和肺结核

关键字:  小肠穿孔 

        胃肠道 (GI) 穿孔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症,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初,患者常出现突然腹痛,严重患者可出现继发于腹膜炎的感染性休克症状,如意识障碍、体温异常、低血压和心动过速。与整个胃肠道其他部位的穿孔相比,小肠穿孔并不常见,并且通常表现出不典型的临床表现。然而,小肠穿孔更容易发生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感染。机械性梗阻和免疫介导疾病(克罗恩病)是西方国家的小肠穿孔的主要原因,而继发于伤寒和肺结核的小肠穿孔在发展中国家更为常见。

        尽管一些研究表明继发于癌症和感染的结直肠穿孔具有很高的死亡率,但很少有人探讨小肠穿孔的病因与其预后之间的关联。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小肠穿孔急诊手术的 ICU 患者,以描述临床特征和手术结果,并确定与术后死亡率相关的预后因素。为此,研究人员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20年5月间经急诊手术确诊并转入复旦大学中山医院ICU的连续小肠穿孔患者。对患者的医疗记录进行回顾性检查以确定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手术结果和病理学之间的相关性。

        本研究共纳入104例患者,其中18例(17.3%)、59例(56.7%)和27例(26.0%)分别接受了穿孔修复、节段切除一期吻合和小肠造口术。恶性肿瘤是这些患者穿孔的主要原因(40.4%,42/104)。总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 74.0% (77/104) 和 19.2% (20/104)。恶性肿瘤相关穿孔(优势比 [OR],4.659;95% 置信区间 [CI],1.269-17.105;P = 0.020)和高术后动脉血乳酸水平(OR,1.479;95% CI,1.027 –2.131;P = 0.036)被确定为转移到 ICU 的小肠穿孔患者术后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本项研究证实急诊手术后转入ICU的小肠穿孔患者面临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的高风险。此外,恶性肿瘤相关穿孔和术后血乳酸水平较高的患者预后较差。

        原始出处:

        Jianzhang Wu. Et al.Predictors of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mall-bowel perforation transferred to ICU after emergency surgery: a single-centre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Gastroenterology Report.2022.

分享: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医学论坛网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