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检测并分析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otitismedia,SOM)患儿咽鼓管和鼻咽部表面活性物质。探讨表面活性物质与SOM发病机制的关系。研究指出,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咽鼓管及鼻咽部表面活性物质含量降低,表面活性物质含量降低可能参与了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该文发表在2016年第01期《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上。 收集2
近期,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检测并分析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患儿咽鼓管和鼻咽部表面活性物质。探讨表面活性物质与SOM发病机制的关系。研究指出,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咽鼓管及鼻咽部表面活性物质含量降低,表面活性物质含量降低可能参与了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该文发表在2016年第01期《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上。
收集2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SOM组)和32例非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非SOM组)咽鼓管及鼻咽部灌洗液,Mason法检测饱和磷脂酰胆碱、Pyrogallol法检测总蛋白,对结果进行分析。
SOM组鼻咽部及咽鼓管中饱和磷脂酰胆碱含量为5.500 4±2.798mg/L,总蛋白含量为3.542±0.764 5mg/L,非SOM组饱和磷脂酰胆碱含量为13.081±1.409 3mg/L,总蛋白含量为9.043 6±3.078 7mg/L,SOM组表面活性物质含量显著低于非SOM组(均为P<0.01)。
copyright©医学论坛网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