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研究对抗抑郁药的作用产生了怀疑。最新研究发现,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几乎所有抗抑郁药物都没有作用。那么在英国,为什么抗抑郁药的使用会继...
《英国医学杂志》(BMJ)近日在线发表的一项大型荟萃分析提示,儿童和青少年应用抗抑郁药物存在自杀和攻击双重风险。
抗抑郁药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分类
抗抑郁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不佳较为常见,这可能是治疗无应答的潜在可校正危险因素。美国学者基于常规临床抽血中废弃的血液样本,利用一种新的方法在一般...
可编码P-糖蛋白的多药耐药基因1(ABCB1, MDR1)广泛分布和表达于各种组织中。P-糖蛋白在控制血液和大脑之间的物质通路中起重要作用...
传统意义上,抗抑郁药物的效果要在几周之后显现,但有些研究显示,抗抑郁药物治疗2周内即存在早期药物应答,而且这种早期初始应答可能预测最终的治疗...
近期,南京鼓楼医院药学部刘慧等研究了南京地区31家医院2011-2013年抗抑郁药利用分析,研究发现,南京地区医院的抗抑郁药使用基本合理,以...
近期,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观察抗抑郁治疗对不稳定性心绞痛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指出,对不稳定性心绞痛伴抑郁症...
近期,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观察抗抑郁治疗对不稳定性心绞痛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指出,对不稳定性心绞痛伴抑郁症...
最新研究显示,抗抑郁药与常规止痛药的联用与患者服药后出血事件风险升高存在相关性,研究者呼吁临床医生在联用抗抑郁药与止痛药时应额外警惕此类不良...
2015年美国临床精神病理学协会年会(ASCP)在美国迈阿密举行,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治疗成人重度抑郁症(MDD)药物维拉佐酮,在缓解广泛性焦...
女性妊娠期间应用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与新生儿持续性肺高压(PPHN)风险的相关性尚存在争议。为评估二者的相关性,美...
有抑郁复发病史的个体存在高的再发或复发抑郁风险,当前的治疗建议为维持抗抑郁药治疗至少2年,但许多人群对药物替代治疗更感兴趣。既往研究显示,与...
近期,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和分析干预护理对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的抗抑郁效果。研究指出,对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
7-13%的女性在怀孕期间,一般都会遵从医嘱处方或自行服用抗抑郁药,而抗抑郁药能够自由进入子宫。近日一篇发表于《临床药代动力学》(Cli...
欧洲精神病学协会(EPA)第23次会议上,研究人员报告称抗抑郁剂或可增加患者首次癫痫发作的风险,这其中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
目前的抗抑郁药物缓解率较低,并且应答滞后时间较长。阶段试验,联合氯胺酮(10 mg/kg ip,每隔7天一次)和西酞普兰(20 mg/kg ...
甲磺酸瑞波西汀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成人抑郁症。国家药监局要求,相关药品生产企业应尽快修订说明书及标签内容,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备案,将修订内容及时...
美国《神经病学》杂志网络版刊登一项报告说,经常服用某类广泛使用的抗抑郁药将增加服用者的脑出血风险。选择性血清再吸收抑制剂是一类抗抑郁药物的总...
美国《神经病学》杂志网络版刊登一项报告说,经常服用某类广泛使用的抗抑郁药将增加服用者脑出血的风险。选择性血清再吸收抑制剂是一类抗抑郁药物的总...
copyright©医学论坛网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17-0056